查看原文
其他

你越“懒”,孩子反而越能干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养育男孩 Author 鱼爸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

推荐:

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


(2020.5.1晚,浙大优培线上直播的《几何画板学习要点与数学原理》视频,可关注公众号后,发送“直播回放”,点击进入观看!)


来源:养育男孩(ID:breedboy) |作者:鱼爸


1


我一直觉得,孩子是很能干的。

可为什么孩子的手被束缚住了呢?

 

为何读小学的孩子,吃饭就坐在桌子前面,等着饭菜上桌,而不去厨房自己盛饭端菜呢?

“小祖宗,你不要进厨房,危险!”

“快快,放下,小心烫着。”

 

孩子提起家里的垃圾袋想帮忙做点事。

“不要提,那个脏。”

“别弄,你知道丢哪里啊!”

“给奶奶提着去,别帮倒忙。”

 

当孩子兴致来了,想尝试摘菜洗碗。

 “不要做,你做不好。”

“去写作业,你把书读好就行。”

 

就这样,孩子的手被束缚着。

而过于能干的大人却忙着上跳下窜地伺候小主人。

结果,就养出了越来越多的“低能”孩子。


2


除了束缚孩子的手脚,大人们还乐此不疲地去控制孩子的想法。

还常常打着爱的名义。

 

前几天带儿子在小区下面的小游乐场玩。

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,因为在那里能看到很多的孩子。

看着他们尝试着去跟新的伙伴打招呼。

看着他们去挑战自己不敢做的一些动作。

 

还能观察跟在后边忧心忡忡的老人或者父母。

听到最多的话就是:“不要摸,脏!”

“不要爬,危险!”

很多很多的“不要、不要……”

 

还有很多的话就是:“来,到这里玩。”

给孩子划定玩的地方,而不准他们越界。

其实孩子玩左边的滑滑梯跟玩右边的滑滑梯有什么不一样呢?

可有的大人却非得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。

 

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跟在小小鱼后边,他蹦她也跟着蹦,他爬滑滑梯,她也跟着爬。

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模仿,小的孩子总愿意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学习。

可小女孩的奶奶看到了,直接把孩子扯了回去,要她去骑木马。

孩子当时就反抗着,哭着脸。

但老人坚持自己的想法,拉住孩子。

 

有时,不是孩子真的有危险,大人才变得紧张或者去控制孩子。

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者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。

孩子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被完全忽视了。

 

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控制时。

慢慢地就会变得享受这种控制带来的舒服安逸。

 

当孩子表现出自己想法的时候,请记得鼓励他,给予支持。

可以在一旁耐心的观察,帮助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。

 

心理学研究发现:当孩子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支持,孩子就会表现出得意、高兴,出现自尊、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。否则,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。因此,必须十分珍惜孩子的独立性意向,给予鼓励和支持,使其不断发展。


 


3


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,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:生活的艰辛,是难以想象的。

 

还记得读中学的时候,我常到一个同学家玩。

那时候他爸爸的名言就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”

所以要求儿子好好读书,其他事一律不要做。

他甚至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袜子。

而他的穿着和用的文具是我们班上最好的,一副有钱人家孩子的派头。

实际上这些都是他父母省吃俭用挤出来的。

 

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大学。

读大学的时候,他父亲在附近的工地做事,母亲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,陪着自己的儿子。

因为儿子的生活离不开妈妈的照顾。

出了大学,他找工作屡次受挫。

原因是吃不得一点苦,领导交代的活挑三拣四。

工作换了一份又换一份。

结果到了三十多岁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。

 

孩子读书需用心努力花时间,这没有错。

可是劳动也是不可荒废的。

因为在劳动中,他的头脑手脚会变得更加灵活。

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能吃苦的精神。

 

曾国藩说:“子侄除读书外,教之扫屋、抹桌凳、收粪、锄草,是极好之事,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。”

 

请让孩子去吃点苦,获取自己的经验。

我记得自己在读高中的几年,每年暑假都会到亲戚的工地上做小工。

有时是给他们搬材料,有时是清运建筑垃圾。

因为劳动强度大,所以每次手掌上都会磨出水泡。

还记得有几次踩到带钉子的木方,脚掌也被扎伤。

 

虽然每次只能做半个月左右,但那时候我懂得如果不努力读书,那自己也只能跟着亲戚们拼命苦干,挣的不多,却流着血汗。

 

我常常跟儿子说:“你肯定不会再吃爸爸这样的苦头。可是爸爸希望你能多干一点活,不要怕吃苦,因为爸爸吃的这些苦,都变成了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
 

所以每次做大扫除的时候,儿子总是很积极地领取任务,我们就能轻松一点了。

而我发现,我们“懒”一点,孩子反而变得更加能干。


4


其实,孩子比你想象的要能干很多很多。

而你却总是不相信孩子。

 

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自信,也没有责任心。

那你有没有给过孩子机会来培养这种品格呢?

 

记得有一次在机场取票的时候,前面的一位妈妈牵着六七岁左右的女儿取票。

然后孩子伸手把票接了过去。

“把票去给爸爸保管。”妈妈说。

“我拿着吧!妈妈。”孩子说。

“不行,等会你弄丢了怎么办!”

“不会的,妈妈,我长大了,我会保管好的”

“不行,这个不能开玩笑,丢了就麻烦了。”

 

然后就把票一把抢了过去。

“我能不能拿我自己的那张?”女儿几乎在乞求妈妈的同意。

“不行,丢了怎么办。”

最后孩子就委屈地跟着妈妈去了爸爸那边。

 

等我取到票的时候,就把儿子的票给到他手上,给他指出他自己的名字,还有座位号。

“要不要爸爸给你保管?”

“我先自己保管,等会去那里的时候给你。”儿子指着安检门跟我说。

“那你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呦!没有它就不能上飞机。”

 

小家伙用力地点点头。

用自己的小手紧紧地抓住机票。

我感觉到他其实抓住的是父母给他的信任,还有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。

 

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,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。

尽早让孩子养成爱劳动、不怕苦的好习惯。

—End—

鱼爸,家有小子一枚,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,童书编辑,阅读推广人。公众号:养育男孩(ID:breedboy) (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,面向家长群体,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、亲子阅读推广、家庭关系建造知识,新书《刚刚好的养育,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》热售中,欢迎关注。




重要通知!




关注进入公众号,输入"okabc"(不含双引号)可得到新人教版所有章节的文章汇总!无任何条件分享人教版全套章节课件(29章,每个章节课时均有多份课件——之前收集整理而成的,共3514个课件),可扫码关注文末的两个公众号中的任何一个,进入后,发送”人教版全套课件“(不含双引号)即可获得下载地址和提取码。说明:课件均可编辑,课件中若有网站链接则为本人之前创建的网站(优思数学网或悠悠数学网),早已经停止. 请转发分享给需要的朋友.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,给身边的朋友带去正能量。倘若你愿意将此文转发:比起转发几个数学群、需几个赞的得到的分享资料,也许更值得你转发分享!*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开放转载,可联系号主微信(Zzd-553)授权.

往期推荐


家长必知:拥有这6种能力的孩子,将来才能大有出息!

有一种“超人”,叫老师!当过的人才会懂!

知乎热搜:老师们最崩溃的瞬间是什么?

别找借口,不交作业就是不对!(刷爆朋友圈)

老师说“孩子挺聪明,就是不好好学” 意味着什么

当着孩子的面吵架,杀伤力到底有多大?

23省明确开学时间:比起开学,家长更应该重视这件事


关注本公众号

相关公众号




点击阅读原文,获取每日同步更新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